第222章
作品:《[历史同人] 开局盘点十大少年天子》 【v@鞠躬尽瘁李二郎:多谢抗狼贤弟!】
听到“抗狼”两个字,仁宗的嘴角抽了抽,心道……感谢可以,这两个字就不要说出来了,实在是太难听了。但是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天卷中为何会叫这个名字。
不过心中郁闷归郁闷,他还是急忙让人将相关书籍找了来,单独发给李世民不提。
随着天卷中对丢失国宝的展示结束,雷小萌的声音在再次响了起来:
【可期望只是期望。再伟大的皇帝也只会最大限度维持他的统治,一旦有新生事物威胁到他的统治,哪怕只有一点点,他们也绝不会让它继续存在下去。正如康熙帝。】
【你以为他是没看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吗?不是的,他怎么会没察觉。但是科技发展到最后,对他的统治有什么影响?百姓更聪明了,自然也就不那么容易愚弄了。】
【或者说,他并不在乎科技发展对百姓有什么好处。因为这远远比不上一场对噶尔丹的战争对他们稳定政权更有作用。】
从刚才天卷盘点这些遗失的文物时,清朝三帝就沉默了下来,而眼下他们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更主要的是,他们都在自省或震惊中。
康熙:朕的确没想过将西洋的数学天文地理普及到大清。哪怕是科考,考的也是治国方略,并未考较理工。希望南怀仁能不负朕所望,让大清的理工学科蒸蒸日上。
雍正:朕这么辛辛苦苦,绝不是最后让西洋人劫掠的。不行,朕也要想办法对付对付这些西洋人了。就算收效甚微,也不能让他们在日后猖獗至此。
乾隆:刚才一闪而过的好像是前一阵子朕刚刚放入圆明园的黄金剑柄,这可是西周的东西,已经将近三千年了。竟然也让西洋人劫掠走了,还丢了。是可忍熟不可忍!
也就在这时,乾隆却见天卷的右下角有图标在闪动,他打开了他,却是他的皇祖父给他发私信了。
【@全科学霸再活五百年:弘历,你待如何?】
乾隆神情一肃……皇祖父这是在考较他了。
他正在思考该如何回答,却听天卷中雷小萌的声音在悠悠一叹后,缓缓地说道:
【千古一帝康熙是如此,其他帝王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雷小萌的话立即让帝王们重新将视线投向了天卷。
作者有话要说:
第99章 福运牛17
【纵观历史,科技发展最突飞猛进的时代,是在国内外政策相对宽松的宋仁宗时期。而这个时期,却是相对国力最弱的时期。】
【至于其他时期,华夏的科学技术也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甚至于大明的宝船在建造成功时,就已经领先了西方几百年。】
【哪怕是在明朝末期,华夏从西洋进口了红衣大炮,工匠们转头就可以复制出来。】
众帝王。
所以,科技的发展同朝代的兴盛与否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各朝各代的帝王们心中暗暗忖道。
正如百姓们需要穿衣吃饭,很多新技术的发展也是水到渠成。
只是,帝王苑中的几名清朝皇帝不是说创建了康乾盛世吗?为何到了盛世反而发展不起来?
【哪怕我们再看向比明朝还要早的秦朝,万里长城建在崇山峻岭中,建造它的巨大石块,若是不凭借科技的力量,又是如何运上山的?】
【所以说,科技的发展同国力强弱根本没有任何必然关系。甚至同时代也没有必然关系。正如抽刀断流水,水仍旧向前流淌。】
嬴政听了频频点头。
墨家的各位大家,还有工匠,在他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固然他现在以法家治国,但是墨家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怠慢的大家。
比如这次火炮的制造,除了方士造出了火药外,火炮的制作和设计全是墨家和工匠们在主导,这才让他能这么快就将火炮制造出来。
所以,他不认为有什么东西是能难住他们的。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在帝王苑中留了言。
【v@一统六合万寿无疆祖龙皇帝:的确,朕的大秦也造出了火炮。】
他本是有感而发,却不想在他之后,也有几位帝王留了言。
【@要建金屋的猪猪侠:朕也在着人尝试,也有些许进展。】
【@不合时宜新青年:这东西的确厉害,但是可以手持的火铳更加灵巧机动。】
还有火铳?
嬴政精神一振,立即私聊了“新青年”。
是的,私聊这一功能已经被帝王苑的大部分帝王发现了。
秦始皇:火铳如何制造。
王莽:啊,竟然是秦始皇!幸会幸会!
王莽:朕只是造出了几只,而且所费甚巨。
秦始皇:无妨,可是从阿婆主处得了秘籍,可否也给朕一份。
王莽:秘籍没有,朕让工匠自己造的,所以图纸无法发送,口述可否?
秦始皇:可!
而很快,王莽又被汉武帝私聊了。
汉武帝:火铳?造出来了?
王莽:啊啊啊,竟然是汉武大帝!久仰大名。
汉武帝:火铳如何造?
王莽:图纸无法发送,只有文字叙述,可否?
汉武帝:可!
王莽:等等,朕篡了你的大汉。
汉武帝:那又如何?
王莽:那个,你还向我要火铳的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