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作品:《忘前尘》 殷灵犀沉着脸,沉默地盯着他。
孟琅劝道:“当初,殷夫人的确还爱您,殷小姐也爱您,连殷老爷也爱您。事情后来走到那步田地,固然有殷家人的错,可也是因为您的性子百折不回,认定了一件事就绝不改。如今君稚还活着,您跟他的事还有转圜的余地,您若还是不改,兴许,又要像过去那样恨上几十年了。”
殷灵犀久久地望着孟琅,半晌,她扭过头,说:“我不改。我有什么错要改?道长今天还是先走吧,等哪日你想叙旧了,你再过来吧。”
“我以后的确还想再来拜访殷姑娘。不过,我看这地方如此凄冷,实在委屈了殷姑娘。我在廣野置办了一座宅邸,虽然陈设简陋,但还算干净整洁,园中景致,也颇有可观之处。殷姑娘要是不嫌弃,不如去那宅子住住,看看廣野的风土人情。如此,我也不用担心那宅子久空无人,遭贼惦记了。”
“这有何难?”殷灵犀转怒为笑,说,“只怕我住的太久,道长不乐意!”
“有什么不乐意?”孟琅笑道,“殷姑娘住在那,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
两人闲话片刻,越说越开心,简直把君稚抛到了脑后。最后,殷灵犀笑嘻嘻地跟孟琅二人告了别。回去路上,秦镇邪不平道:“我本来想吓吓她,逼她去见君兄一把,可瞧她这副模样,看来是对君兄一点情义都没有了。”
“未必。”孟琅思忖片刻,道,“或许,她终究还是会去乐州看看的。”
孟琅说的不错,殷灵犀后来真的去了乐州。可她并没有和君稚相见,她只是远远地看着他。她去的那天正好碰上山上办喜事,山里的大当家赛阎罗和四当家三眼凤成了亲,君稚作为新娘的义兄,在旁边喝喜酒,笑得好不开心。山上如此热闹,如此温暖,殷灵犀躲在林子里,心下木然。
她站在那看了许久,终究还是走了。
她,还是不改的好。她已经让君稚失去了一个兄弟,难道她现在又要让他再失去那些兄弟吗?
道长说错了,不是她不改,只是许多事情都有时机,过了就是过了,想改,也无用了。
当孟琅几经周折回到廣野,看见那座空落落的宅子时,他就知道,君稚跟殷灵犀的事,终究还是不成。他心中有些怅然,秦镇邪却觉得这事不成更好,在他看来,殷灵犀的性子太过偏激,跟君稚终究不是良配。只是,以君稚现在的情况,也不知他的良配何时才会来了。
孟琅回廣野,是因为他再也听不见人们的声音了。
这是羽化岛沉没第七年。孟琅没有想到,他这样快就失去了神听。他心知失去神听是迟早的事,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仍感到难以言喻的失落。他和秦镇邪在廣野过起了清闲日子,然而,山南已经不如之前太平,各州刺史都不承认所立诸王,相互攻伐,无日安宁,各州豪杰也趁机揭竿而起,割据一方。
孟琅虽然明白天下大势非他所能插手,可他仍不能捂住耳朵不去听墙外的声音。他出钱设了个粥铺,又雇人摆了个义诊摊子,廣野人都知道城东头廊仓巷子里有两位心善的老爷。徐州刺史闻风而来,却发现那院子已经上了锁,孟琅和秦镇邪留下钱财,偷偷离开了。
他们去了余桐,因为,卞三秋送来了一张请柬。
请柬上写着,卞家有喜事了。
秦镇邪和孟琅不知是什么喜事,盯着大红请柬,满腹好奇心按耐不住,当即动身。到小月山下,只见一座新涂粉的小屋挂着大红灯笼,门上贴了红纸,好不鲜亮。秦镇邪奇道:“莫非卞兄是要成亲了?”孟琅说:“既然是要成亲,怎么没有锣鼓?”
“兴许是时辰未到!”秦镇邪推门进去,喊道,“卞兄,我们来了!”
一进门,却看见一个熟人。两撇八字眉,一张葫芦脸,正是百病消!他已经老了许多,须发皆白,可人还顶精神,两个十七八岁的白衣少年跟在他身旁。百病消一看见孟琅,便乐道:“孟道长,秦老弟,你我果然是有缘再见啊!”
秦镇邪笑道:“卞兄居然把你也请来了?究竟是什么喜事,你可知道?”
“天大的喜事!”一人健步从屋中走出,穿着身光洁新衣,踩着双细布黑鞋,笑容满面,神采奕奕,不是卞三秋又是谁?秦镇邪跟孟琅看见他,好不惊奇。又一个孩子跟着卞三秋跑出来,大约八九岁光景,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孟琅,模样十分可爱。秦镇邪大惊:“卞兄,你何时有了孩子?”
“这不是我的孩子,不,也算我的孩子!”卞三秋话音刚落,屋里又走出个美貌妇人来。秦镇邪更惊,还没问话,就见那妇人伸出纤纤玉手,搀过一条深蓝箭袖,接着,一个衣着干练的灰发妇人便挽着它胳膊,一瘸一拐地从屋里走了出来。秦镇邪看见她,惊叫:“卞道长?”
第293章 转机
这妇人正是卞逆慈。她比起十年前长了几根灰发,添了几条细纹,可神态气度,仍丝毫不改以往的潇洒清爽。她盯着秦镇邪看了几眼,朗声笑道:“三秋说你跟了神仙,我还不信,今天一看,十年过去了,你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真是不得不信了。你身边这位,就是孟道长孟仙人吧?”
孟琅行礼道:“正是,见过卞道长。”
“哪敢哪敢。”卞逆慈连忙回礼。
秦镇邪激动地问:“卞道长,您是如何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