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作品:《大师姐柔弱不能自理

    不过话说出来就被牧遥用寒霜冻住了:“嗯,肆肆。”
    桑枝还记得大师姐照顾她的时候,年少的自己看着觉得怎么都不舒坦,毕竟大师姐对她没有那么温柔过,心理不平衡。
    但是看着姜肆对她笑,那样乖乖的模样,还随便让她摸耳朵和尾巴,慢慢的桑枝就开始想,和大师姐一样一起保护她好像也没什么。
    后来宗门之中逐渐来了其他的人,桑枝也明白了,大师姐对大部分人还是冷冰冰的,总的来说吵闹的人大师姐都不喜欢。
    她也习惯了带着姜肆满宗门的到处跑。
    当初那个怯生生的小狐狸逐渐胆子大了些。
    加上后来南柚也入门了,桑枝带着姜肆,南柚带着丹峰的几个弟子,每天都能惹出新的麻烦。
    金醉从小就是个小古板,总是板着一张小脸,满脸不悦的看着她们。
    不过小的时候金醉也挺可爱的,小妖怪都不太会藏自己的本体。
    有了金醉之后姜肆似乎也明白了自己不是这个世上的特例,也不是什么小怪物。
    再说在天清门待久了,什么小怪物没见过,她半妖的体质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不过因为是半妖修行起来也比较麻烦,天清门上下也没有谁能指导,所以姜肆的修为一直是比较低的。
    但牧遥不爱出门,除了必要的指点,根本不会跟着她们满宗门的发疯。
    姜肆就只能跟着桑枝她们跑。
    南柚那时候自己修为也不高,又菜又爱,保住自己就很不错了。
    所以桑枝从那时候起就承担起了保护小狐狸的责任。
    毕竟师尊警告过的,带着姜肆玩可以,让她受伤就死定了。
    就这样在宗门疯了几年,直到无忧出关,看到桑枝,觉得她在符道上颇有天赋,问她想不想学。
    一开始桑枝也是不想学的,但无忧哄骗她,学好了,以后不就更能保护姜肆了。
    那时候桑枝自己都没有想明白她为什么要保护肆肆,却还是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后来后多年,桑枝也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因为为了保护姜肆转修了符道。
    如今她想,或许那时候小狐狸对她来说就已经是不一样的存在了。
    在天清门那些年,姜肆的修为始终没有长进,师尊说她体内有封印,将她的血脉封住了,她将肆肆带回来的时候正是因为有人破坏了她身上的封印,才让她半妖的特征显露了出来。
    可是破坏了一部分,却又没有完全破坏,若想彻底解开,恐怕只有狐族有办法。
    只是不知道这下封印和破坏封印的人和狐族有没有关系,她也不管贸然带着肆肆去狐族。
    这些年姜肆的性子倒是稍微开朗了一点,只是身体依旧不是太好,病恹恹的,性子也软绵绵的。
    宗门里都是病秧子,桑枝有时候都替宗门长辈们头疼。
    大师姐也是,有时候魔火发作了,寒泉都压不住。
    还好她的伤没有那么严重,加上学会修行之后更是好得挺快的。
    整个宗门上下,有时候看起来就算是一群病秧子互相取暖一样。
    大多数时候桑枝看着姜肆那模样也觉得格外的心疼。
    但好在掌门师伯回来了,还说他和狐族族长有一些矫情,可以带肆肆去狐族。
    桑枝有些开心,却又有些难过。
    姜肆走的那天哭哭啼啼的,小狐狸还是和以前一样那么爱哭。
    后来桑枝被无忧压着闭关,闭关了许多年,等她再出来,宗门都多了一个小师妹。
    这小师妹和姜肆不一样,小师妹上天入地,胆也肥得很,大师姐都制不住。
    桑枝很喜欢这小家伙,但也隐约看出来了一丝大师姐对小师妹的关怀。
    可好像小师妹对大师姐更在乎。
    她有时候闲得无聊就暗中看着小师妹粘着大师姐,大师姐那样冷清的人,好像也被她从月亮上拖了下来。
    有时候也会看到南柚略带失落的眼神。
    桑枝将什么都看在眼里,但什么也不会说。
    有时候她会想要是小狐狸也在就好了。
    或许是她想的次数多了,姜肆真的跟着掌门师伯回来了。
    可回来了,面临的却是下一次的分别,这一次是和大师姐分别。
    她这一生好像总在分别。
    少时与父母,后来与师尊,与小狐狸,再后来又是大师姐。
    桑枝偶尔会觉得天道对她们真的很不公平。
    明明她们什么都没做,却要遭受这些苦难。
    在去往云阳城的路上,她看着在身边的小狐狸,还是忍不住偶尔逗逗她。
    没有他们这些同门在一块,小狐狸好像又变得腼腆了,还有几分不自信。
    但和同门相处还是看得出她很自在。
    若是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可惜不能啊。
    望泗镇那一战让桑枝看到了自己的弱小和无能,她谁也保护不了谁也救不了。
    师叔说,海外有仙山名曰蓬莱,蓬莱有仙人,仙人虽不是真仙人,但如今大陆之上流传的符道之术都是自海外蓬莱传入的。
    若是有机会能去看看,或许她就能摸到符道的真谛了。
    那是离开前一晚,无忧师叔给她传信说的东西。
    桑枝其实想问为什么一定要去海外才能领悟,师叔不也能教她么?
    可随后她又苦笑了声,若是师叔能教,又何苦告诉她,让她远赴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