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品:《特殊称谓

    但夏瑜风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来,他暂时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拒绝理由,只好来了。
    观众大多都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郁清一个都不认识,他坐在最靠近过道的座位,不引人注意,也方便随时开溜。
    发言结束,alpha满脸轻松地离场,观众席响起了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郁清心想,看来不止他一个人觉得无聊。
    郁清抬手象征性拍了几下,只见一个身穿白衬衫、黑西裤的高大身影不徐不疾地走上台,郁清眼前一亮,夏瑜风终于上台了。
    夏瑜风今天又在鼻梁上架着那副金边镜框,白衬衫穿在身上十分熨帖,衣摆扎进黑西裤里,宽肩窄腰的身材一览无余。
    郁清直起身,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人,嘴角上挂着他自己不曾察觉的微笑。
    “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我是xx级计科一班的夏瑜风,”话落,夏瑜风朝观众席轻轻鞠了一躬,他放远目光,似乎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他很快锁定了一个方向,眼尾一弯,继续说道,“很荣幸能在今天站在这里,分享我的创业比赛心得。”
    郁清很清楚地看见夏瑜风望向了他这个方向,夏瑜风一定看见了自己,这本该是件可喜可贺地事,因为郁清不用额外费工夫向夏瑜风证明自己已经到场,可就在两人视线相撞的那一刻,郁清莫名觉得心脏猛然跳动了一下。
    郁清几乎能想象到站在台上的人面对的是怎样乌泱乌泱的一片,即便他并未事先告诉夏瑜风自己坐在哪里,夏瑜风还是在人群中精准找到了自己。
    夏瑜风按动手中的ppt遥控器,首先展示了他们团队的项目成果,ppt初稿是团队成员做的,最后再经过夏瑜风逐页修改,只是一个简单的经验分享,呈现出来的效果与他们参加比赛的项目汇报一般无二。
    夏瑜风就是这样的人,要么不做,要么尽力做到最好。
    他的成就实在配得上他的努力。
    夏瑜风像一颗永恒的星星,从小到大都在人们头顶的天空中闪闪发光,他是如此耀眼,郁清站在这片天空下,偶尔也会对这颗星星产生羡慕。
    郁清偶尔也会希望,要是这颗星星永远在他头顶就好了。
    汇报不知不觉进行到尾声,讲述的最后,夏瑜风感谢了学院,感谢了项目所有的指导老师,感谢了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按照流程,他的发言到此就结束了。
    台下掌声如同海浪般连绵不绝,夏瑜风并未放下话筒,他的目光再次转向某个方向,如果有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夏瑜风这场汇报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看那个方向。
    “我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叫郁清。”夏瑜风从容地说,镇定的声音里罕见带上几分孤注一掷。
    郁清一开始甚至没意识到夏瑜风口中的“郁清”就是自己,他还在想这人是谁,他认不认识,蓦地瞳孔一缩,他发觉这人就是自己,正在奋力鼓掌的手僵在空中,无意识蜷缩起来,夏瑜风的视线穿过人群,定格在郁清错愕的脸上。
    掌声逐渐停下,取而代之的是嘈杂的讨论声,坐在第一排的学院领导已经面露异色地皱起眉头。
    夏瑜风娓娓道来:“郁清虽然不是这个项目的团队成员,但他在背后给予了我很大帮助,如果没有他,我恐怕很难在这条路上坚持下来。”
    郁清大脑一片空白,他不明白夏瑜风在说什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给予了夏瑜风帮助,如夏瑜风所说,郁清并不是项目成员,完全没参与过这个项目,而且他的专业知识储备薄得像层纸,独立填写财务报表都磕磕绊绊。
    除非帮夏瑜风带了几次饭就算给予他帮助。
    台下的郁清正在胡思乱想,台上的夏瑜风淡定从容,似乎想到什么,他忍不住低头笑了笑,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抬头。
    “郁清同学,”夏瑜风铿锵有力地说,“我喜欢你,你愿不愿意跟我谈恋爱!”
    【??作者有话说】
    夏瑜风离不开郁清,就像牢落陆离离不开存稿/大哭/?
    第26章 答应
    满场哗然。
    虽然郁清不认识除了夏瑜风之外的计院学生,但观众席里不乏有认识郁清的。
    他们都知道他们学院的创业大神夏瑜风有个关系很好的发小beta,名字叫“郁清”,也在北林大学上学,还是经管学院的院草。
    很快有人发现了坐在过道旁边的郁清,周围的人如同波浪,一圈接着一圈侧头,“快看,那个是不是就是郁清!”有人在人群中喊道。
    无数道视线投向郁清,他只觉得自己像玻璃缸中供人观赏的金鱼,被玻璃外的人直直注视,探究的、惊讶的、审视的。
    耳边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变成令人无法理解的拟声词,困惑和无措化作密不透风的大网,不留余地包裹住郁清,他招架不住,完全将夏瑜风的“表白”抛之脑后。
    好想逃掉,可郁清感觉自己的双腿被灌了铅,抬不起一步,连带整个身体僵硬起来,眼前的视野逐渐模糊,周遭的人变成一个又一个黑漆漆的小点,他往远望去,只见报告厅中央的那个黑点由远及近。
    夏瑜风目不斜视地走向人们议论的中心,他看不见学院领导沉得发黑的面容,看不见项目组员尊重并祝福的神色,更看不见室友秦殊和温云山瞠目结舌的表情,他眼前只有这一小方天地,眼里只装得下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