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品:《旅屠》 “没呢……徐哥你轻着点儿啊,”廖千渝被敲得脑袋嗡嗡的,“凶手手段是残忍了点儿,但完全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啊,条理清晰,刀法利落,现场除了故意营造的血腥氛围,什么痕迹都没留下,况且……兰州警察的办案效率……不是我说,咱还是把预期降低点儿吧。”
廖千渝挠挠头,瞄一眼徐昭林的脸色,试探着低声说:“白建国窝囊了一辈子,除了欺负了自己的继女,在外头一直是老好人的形象,没跟谁结过仇……”
徐昭林反身倚在栏杆上,望着 301 的木门,“不是她,跟她没关系,拿我这身警服担保。”
廖千渝定定地看着徐昭林的侧脸,半晌后轻轻开口:“哦。”
徐昭林看木门里面没动静,估摸着还没醒,于是又转过身去,扶着栏杆低头翻阅手里的文件,
“这医生叫肖羽啊?呵,还真是捅了孤儿窝了。”他迎着阳光看手里的文件,白纸黑字格外刺目,“是爱心之家的孩子吗?”
廖千渝摇摇头,轻轻叹一口气,“这破地方,领养手续乱得一塌糊涂,就知道他是领养来的,养父母都是化工厂的工人,十年前就死了,死无对证啊。”
“都死了……这么巧啊。”徐昭林盯着那份资料最上方的照片,漂亮男孩,可惜孤儿院那张照片实在是太模糊,里面十几个漂亮孩子年龄都太小,最小的几个也就两三岁的样子,看不出来是不是其中的某一个。
“嗯,两口子是在一家厂子里上班,厂里生产设备陈旧老化得太严重了,废弃化学品泄露燃烧引发的爆炸,当年闹得还挺大,报纸上到处都是,”
廖千渝沉吟片刻,“葬礼是肖羽主持的。”
“嗯,我给康复中心打过电话,他弟弟肖人杰植物人,瘫了十年了。”徐昭林抬头看着廖千渝,挥一挥手里薄薄的几页纸,“从十年前开始,这一家门连个能开口说话的人都没有。”
“为什么都是十年啊?”廖千渝困惑不解,“十年前肖羽二十三岁,上海交大本科毕业,后面硕博连读也都是在上海,和这家人生活那么多年都太太平平的,远走高飞了突然想起来要杀人了?”
“这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徐昭林心不在焉地望着手里的几张纸,姓肖的履历比他脸都干净,除了来路不明,从小到大完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上海……”徐昭林见惯了全国高考生挤破了头往上海考的不要命的劲头,白雪也好肖羽也好,无非是这洪流中的两滴水而已,
而且就白雪这猪脑子,说她当年头悬梁锥刺股才考到上海的一所二本学校,她好意思说徐昭林都不好意思听,就这,能跟人家肖羽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诶肖羽不会早就跟嫂子认识吧?”廖千渝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突然灵光一现,声音都拔高了一大截,他往徐昭林跟前凑凑,言辞凿凿道:
“你看,我和肖羽同岁嘛,我们那会儿考到上海来的都有老乡群什么的,不一定是同一个学校,也不一定是同一届,只要是同一个省市就行,嫂子比我们小三岁,你想啊,她大一,我们大四,她是小学妹,我们是……”
廖千渝越说越起劲儿,抬头看了徐昭林一眼,当即闭上嘴,僵着脖子站起来,退回到原来的位置
“肖羽三年前搬到兰州,”
徐昭林把目光从廖千渝脸上收回来,再一次凝望肖羽那张标志得足以被收藏在照相馆最显眼位置的证件照,
“虽然都是甘肃,但他从被收养起就一直和养父母一家住在白银,兰州对他而言应该是完全陌生的城市,他为什么选择兰州呢……所以你说的那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徐昭林说完抬起头,直勾勾地盯着廖千渝,
“但这三年白雪一次都没有回过兰州,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是!是!徐哥我知道!”廖千渝立得笔直,重重地点头,
“周政三年前去上海,肖羽三年前去兰州,他们一走白银就太平了,还有薛琳,三个人都是孤儿,白雪在兰州医院打电话给我说她要打胎的那天是她第一次碰到薛琳,我查了,那家医院就是肖羽在的医院,薛琳家离那医院可够远的,一个小儿麻痹的智障跑到那么远的医院里去干什么呢?所有这些东西……太巧了。”
徐昭林扶着栏杆摇摇头,“巧合多了就是必然。”
他突然觉得有些累,那小东西睡了那么长时间,得再去看一眼,他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廖千渝,走到 301 门口,按住金属门把手,犹豫一下,还是直接开了门,进门就看到一个黑衣黑裤的小身影趴在窗棂上,一条腿在外面一条腿在里面,也不知道是出去还是进来,听到声音转过头,面无表情看他一眼,自己先翻进来踩在窗台上,又踮着脚尖把手伸到窗户外面,捞进来一桶肯德基全家桶,边捞还不忘云淡风轻地解释一下:“一开始还买错了,那家叫啃得起,不叫肯德基。”
她抱着全家桶蹭的一下子跳下来,噔噔噔走到徐昭林跟前,踮起脚尖拍拍他的脸,“老头子你怎么回事?哑巴了?刮刮胡子吧,邋里邋遢的。”
白雪说完绕过徐昭林走出去,一抬头就看到他身后同样呆若木鸡的廖千渝,她不甚友好地歪着头看了他一会儿,冷冰冰道:“你好?”
“你好……”廖千渝低头看看她,再缓缓抬头看向徐昭林,惊悚的眼神仿佛在说“大哥你确定你保得住这身警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