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作品:《[鬼灭同人] 无一郎鬼灭记事

    当时当下,时光如流水淌过。在这霞光与追逐之间,每一次迈步,都将伊织与那少年拉得更近一步。
    心中的好奇不甘让伊织不愿意停下,她全心全意地追赶。直到脚下忽然一绊,凹凸的石子让她失去了平衡。
    伊织狠狠摔向地面,双手撑地,硬草茎刮过,手掌渗出鲜血,疼痛从膝盖处传来,伤口见了风更显刺痛。
    那少年的背影在霞光中从容走远,世间的喧嚣与身后的追逐都与他无关。
    伊织咬紧下唇,膝盖细微的疼痛源源不断,都盖不过心中的那股酸涩,还差最后一点点就能追上了。
    摔的这一跤还挺严重的,敷药都要敷好一阵子,还好后山上有草药。
    就在这时,渐行渐远的那个人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他停了下来,缓缓回头,薄荷色的眼眸中映着柔和的霞光。
    心跳在胸腔里激荡,疼痛隐退。伊织忘记了回家,忘记了呼吸,她只记得那个侧颜和那道光。
    后面的很多年里,伊织始终学不会霞之呼吸,她偷偷去问过水之呼吸的培育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她跟霞之呼吸就是完全没有心灵上的呼应。
    很疏远很隔阂,剑招的最后一刻,永远会功亏一篑。
    直到那日,时透无一郎在海之滨的沙漠里,在远处的沙丘上蓦然回首,他与记忆中的那个人重合。
    原来是这样。
    伊织朝着时透无一郎跑去,这一次她终于追上了,也靠近了。
    他先于霞光到来,原是她的救赎。
    第72章 决战
    伊织蹲坐在沙漠矗立的城堡面前,那群虫子非常通灵性,对这位踏入无人之境的客人很克制,远远打着滚自己玩。扑扑沙尘都温柔地掉转了方向,似纱般朝着远方飞扬。
    伊织托着腮,她的人生停止,日复一日地看着日出日落,陷入无意义的往复。
    回到死亡之岸的夙愿,被古怪脾气的蜃女给打碎。竹田千鹤好像救下了她,但并不解释缘由。
    伊织想去哪就去哪,竹田千鹤从不干涉,随意放逐了她,这片区域的任何地方伊织都能踏足。
    有情人已经得不到好结局,无解仓促的结局就能将人束缚住。
    天地自由,唯独人就是要失去些什么。
    无奈人心自缚,伊织哪都不想去了。
    伊织张望沙漠的边际线,落日西沉,尽头的尽头是虚无,永远等不到她想见的人,原来守着死寂的期待是这样的体验。
    不过在这半个月,伊织就觉得无趣难过,她无法想象竹田千鹤在这独处了百年,是如何熬过这连春秋都没有的苦日。
    被困在这半死不活的日子里,与死亡相比,分不清孰优孰劣。
    竹田千鹤回来了,她站在伊织身边,姿态高傲,余光斜晲着观察这女孩在做什么。
    伊织脑袋搭在膝盖上,用手指在轻沙上游走,画着意义不明的图案。一个圆圆的脑袋上,撇捺下了好几笔,给这个小人头上画了点刘海,可惜稚嫩的小人还没有成型又被抹掉。
    伊织手上的动作停了,手指停在那微凉的沙面上,没有抬头地闷声说着:“您为什么要救我?”
    这个问题伊织从醒来的那日就开始问,竹田千鹤就是迟迟没有给出回复,每次都不留情面地无视她。
    今日倒是有些不同,竹田千鹤静静站着,只看了伊织一眼,她终于开口说道:“我救不了你。”
    她这话的语气非常温和,客观中肯。
    伊织又画下两个难看深浅不一的圆,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我一醒来就在这里了,听相原修说是他把我送到您这来的。”
    知晓她死亡日期的,也就除了眼前之人和相原修,没有第四个人。普通人哪能生白骨化血肉,一定是蜃女相救。
    竹田千鹤意味深长,神情看上去有些惆怅忧伤,她若有这种本事,怎么可能救不下慎一。
    但她没有,不代表别人没有。
    从见到时透无一郎与伊织那一刻起,竹田千鹤意识到了某种异样。
    时透活不了太久,必然寿短早亡,他有一个很糟糕的命数。
    伊织同样,她身上的重影很多,竹田千鹤能看清的只有伊织最表层的一次死亡。
    这样两个人为何会在一起?当时的她也很困惑,但现在已经明白过来。
    这世上万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目的,鬼与神明属于此列,某些人亦是。
    竹田千鹤说着:“救你的另有其人。”
    “那我……”伊织对这话显然是不信的,她至今都还记得日轮刀横亘在脖子上拉锯的痛感,“应该是死了才对。”
    冥冥中,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诉她。死亡开启新生,她是能够时透修改命运轨迹的人,做完该做的一切之后,就应该彻底消失,那样时透无一郎一定能活下来。
    只是谁留住了她。
    “伊织凛,这个要问你自己了?”驼铃阵阵,白衣似雪,蜃女不与任何人共路,独自远行。
    这两个孩子,一个来自过去,一个来自未来,都坚定选择了彼此。
    伊织先是一怔,后呆坐在原地,对这个特殊的称呼有些费解,好像那日时透无一郎也是叫她“凛”。
    伊织手攥紧,心中不由有些烦闷,好像有某个答案有破壳而出了。
    “因为我是……”
    “我是伊织凛。”
    泪水夺眶而出,伊织意识到她并不属于这里,在告别之际,她对时透脱口而出的回家,并不是戏言,而是封尘记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