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品:《[火影同人] 金鱼不知道

    ……等等,他故意的吧!
    我翻过身坐起来。灯光昏暗,泉奈坐在一旁看文件,注意到我起身后问我怎么还不睡。
    “你故意的。”我说。
    “嗯,”泉奈完全没问我我在说哪件事,他心知肚明,很大方地承认,然后放下文件,声音带着几许温柔,“因为听小千说这些,就能感受到小千正爱着我。”
    “……”
    我有点讨厌现在模糊的视力了,因为我想要认认真真地看清他的样子。
    “你可以直说嘛,”我微微侧过脸,“这么幼稚地发起比赛,就像个小孩子一样,说不定还会惹我生气。”
    对着不喜欢的人,怎么能找出对方可爱的点呢?
    我拿手背贴了贴脸颊给自己降温:“说多少次都没有问题,我喜欢你。”
    收回前言,像素人也可以是魅魔,反正我对像素人版的泉奈抵抗力依旧为零。
    “我也是,”泉奈坐到我身侧,俯首轻轻碰了碰我的唇,“我也爱你,千织。”
    第57章 后来
    木叶建立的第四年,早春。
    从市原城回木叶的路上时,天色转阴,厚重的云层积压在天幕之上,不多时便飘起了雪。
    我拢了拢脖颈间的围巾,加快了赶路速度。
    回到火影楼复命的时候,千手族长问起市原城的事。
    绕路去了趟市原城的事被发现,我没怎么意外,回答起来。
    “嗯,前段时间市原家内部叛乱后,智子夫人为征用有能之人为代官,不拘出身在城内举行了选拔考试,很是热闹。”
    这个世界倒是有类似科举的选拔人才的考试,不过只有贵族出身才能参加,而且名额稀缺。
    不过,木叶建立后,市原城就开始推行各个领域的基础教育。四年时间,也出了些成效。
    “有遇上有意思的人吗?”他一边看任务报告书一边问我。
    我回忆了一下,笑着答道:“有几个,不过忍村的名头有些吓人,他们又嫌弃木叶太偏远,不愿意来木叶。”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前几年木叶刚建立的时候,还有人出高价——就为了搬进木叶呢。
    坐在办公桌前的柱间托着下巴,闻言欸了一声,长声叹气:“村子明明很好。”
    明明过段时间就要换届了,他居然一点都不担心,反而在操心这种事。
    “因为现在各国都不打仗了,所以平民们也不会像之前那样为了寻求庇护盲目涌入村子。他们有更宽裕的选择,这也算是好事。”我说道。
    千手柱间抬起头,目光不经意扫来,似乎是在感慨:“无论怎么看千织你都更像是温和那一边的。”
    我弯了弯唇:“火影大人,您说笑了,难道我不是吗?”
    千手柱间拨弄了一下自己的火影斗笠,像是有些不自在。
    “总之,我不希望类似市原城叛乱的事再发生。”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神态认真。
    “……”我收敛起笑意,“没证据的话可不能乱说。”
    千手柱间一时语塞,好半天才摆了摆手让我退下:“扉间也是这样,让我别管,其实你们想做什么我都知道的。”
    但是他没有制止。
    那就是默认。
    忍者们究竟会走向什么样的未来,其实我们都难以判断,只能这样一步一步地缓步向前推进。
    但千手柱间大概……还是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村子是他理想的结晶,短暂的和平总是容易让人陷入忘记暗中的威胁,培养平民阶层逐渐蚕食贵族们的实力,从而夺取权力……说到底不曾写在千手柱间的事业计划表上。
    所幸,和原著中两大创始人一出走假死一去世的结局不同,如今的木叶不缺时间。
    木叶步入正轨后的第二年,我的眼睛就在多个疗程后差不多恢复了正常,之后我被分去了情报部。
    有意思的是千手桃华也因为幻术出众被派到了情报部。
    我们在情报部见面后,早一步任职的千手桃华表情很精彩。
    我哥以前在战场上总对上她。
    想想也是,在战场上和哥哥打,结盟后和妹妹共事,任谁都会觉得魔幻。
    我很开心地和她打了声招呼,得到了一声僵硬的响应。
    情报部的工作比起困难,更多的是繁杂,平日里还好,但一忙起来就加班加点。好几次我回家的时候,加班狂魔泉奈都熬不住睡了。
    可怕。
    千手扉间在木叶建立后就被他哥派去建忍校了,我那段时间眼睛还没好全,就跟着跑了流程,顺势copy了一部分办学方式用到了市原城上。
    我们宇智波的写轮眼就是连这种事也能复制!
    忍校去年年底忍校正式招生。不过从木叶建成后,忍校实际上就开始试运行了,不过那时候去忍校上课的还是两族的孩子居多。
    考虑到没有忍者天赋的孩子,之后忍校又单独分了一个班出来专门培养处理庶务的人才。
    里面基本没有忍族的孩子,倒是有一些来到木叶定居的商人把孩子送了进去,说是就算不能做忍者,也能学些有用的东西。
    出乎我的意料,千手扉间在培养后辈这件事上,有着很强的热情,本来我还以为忍校在他眼里就只是培育忍者的军事机构。
    泉奈则负责木叶和其他忍村的外交,一开始泉奈温和的表象很是骗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