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作品:《死对头向您投递了个孩子

    谢不辞对他有亏欠,谢不辞自己也承认。
    那等到谢不辞真的有机会站到顶峰时,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闯祸,再把烂摊子扔给对方解决。
    “财产方面,记得找个靠谱一点的律师,我就不多嘱咐了,经历了这么多,我相信你。”
    “起码相信你的为人。”
    不知道是不是谢不辞的错觉,他觉得沈伊说这些话的时候,神情有些奇怪。
    却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不对劲。
    这个时候电梯门打开,谢不辞简单跟沈伊告了个别,随后看着电梯门缓缓关闭,把他们两个隔绝在不同的空间里。
    沈伊是医生,苏以安的命掌握在他手上,有点压力也正常。
    再换个角度想想,沈伊还挺喜欢苏以安的呢,硬要说的话,听见他们俩准备结婚,心里不是滋味也在所难免。
    带着雪团回了家,谢不辞联系了以前跟着他爸最久的那个秘书,请人找个以前靠谱的律师过来。
    之前准备做的项目需要多少钱,谢不辞算了无数遍。
    这会苏以安说全数给他,他也做不到心安理得的接受。
    于是在拟定结婚合同的时候,连带着给苏以安写了一张借条。
    结婚后归还,仍是苏以安的个人财产,出现变故需要离婚也不予分割。
    保障和诚意一样都不能少。
    现在谢不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也给不出靠谱的承诺。
    律师把合同拟好以后,谢不辞还反反复复的确认了很多遍,才敢拿到苏以安面前。
    再进病房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苏以安所在的那个单人病房安静得有些可怕,除了还能见到些阳光,给谢不辞一种进了局子的压抑感。
    他把合同和借条都拿到苏以安面前,怕人没耐心看,谢不辞还主动把比较重要的条款都给当面念了一遍。
    苏以安只平淡的拿起借条看了一眼,然后苦笑着调侃:“给我写借条,我还得写个遗嘱把钱留给孩子,麻不麻烦啊。”
    “你的就是你的,孩子我会单独给留。”
    谢不辞听见这话挺难过的,但又说不出什么,只能干巴巴的接话,连句安慰的都说不出来。
    苏以安确实没仔细看那张合同,直接就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起身找外套,招呼谢不辞出去领证。
    “看都不看,就不怕我又坑你吗。”
    “用人不疑。”
    言外之意,便是怀疑谢不辞,就根本不会把钱借给他,也不会把孩子交给他。
    两人一路无话的走到民政局,各怀心事,谁的表情都不太好看。
    往那排队的地方一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对过来离婚的怨偶。
    能娶到心心念念的人,谢不辞自是开心的。
    可苏以安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只是机械性的完成任务,谢不辞也笑不出来。
    以至于他们拍出来的红底照片,都显得他们不太熟一样。
    手里拿着两个红本本走出民政局时,谢不辞还特意拍了个照片纪念一下,同时在开车送苏以安回医院的路上,纠结了许久才开口:“我以后……会给你补一个体面的婚礼。”
    苏以安摇了摇头:“有这个钱,不如留着给雪团上学用。”
    “况且沈伊也说过了,二宝不一定健康,需要钱的地方很多,别浪费在这种可有可无的事情上。”
    “我不需要仪式。”
    谢不辞听不出来苏以安是真的觉得婚礼没有必要还是他不想让人知道他们两个结婚了。
    为了防止产生矛盾,也就没再就着这个话题往下进行。
    只是他们两个人都执拗,谢不辞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委屈了他。
    毕竟他们现在已经是合法夫妻了,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况且在上流圈子里,仪式搞的有多隆重,就代表着谢不辞对苏以安的承认度有多高。
    不能让人因为这些去戳苏以安的脊梁骨。
    回了医院,谢不辞能明显感觉到苏以安的脸色越来越差,人也越来越沉默。
    他猜不出苏以安是什么想法,每次想凑过去问一问,苏以安都会拿工作更重要作为借口搪塞过去。
    后面谢不辞将钱真的投进项目,要忙的事情就越来越多,很多时候把雪团带在身边,都要雪团喊他很多次告诉他饿了,他才想得起来孩子还需要吃饭。
    大多数时候他自己忙得,一天只吃得上一顿饭。
    凌望确实记恨他,现在他手里有了钱,就开始拆他的路。
    绝大部分工作都因为技术岗招不到合适的人而停滞不前,新公司成立初期,除了以前跟了他爸很久对他们家有感情的老人,基本也招不到员工。
    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谢不辞亲力亲为。
    等谢不辞腾出空闲时间来想着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几乎都是深夜了。
    谢夫人会偶尔因为想见见雪团专门等到深夜,等着谢不辞的电话。
    但苏以安那边不好说。
    不管谢不辞白天打还是晚上打,电话极少有接通的时候,就算接了,也只是很敷衍的说几句话。
    谢不辞再钝感,都能感受得到苏以安不想理他。
    今天工作相对少点,因为缺乏技术,谢不辞基本看不见回头钱。
    压力挺大的。
    他都把自己这当成是小破作坊了,也还是没招到一个合适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