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接上 他在位时,灭了隋朝和唐朝建朝以来颇为头疼的高句丽,西突厥也在他在位的时候被灭。又破百济,败倭国,唐朝的版图在他在位时达到了最大。】
    【回复3接上 他在位期间,大唐国泰民安,物沛民丰,被称为永徽之治!是一个文治武功完全不输于他父皇的皇帝。】
    看到天卷的回答,李世民的脸上不由得浮上笑容,露出了“果真如此”的满意表情。而长孙无忌听着却暗暗心惊。天卷对李治的溢美之词,让他觉得自己都不认识这个外甥了。
    但是转念又一想,了然了。身为皇帝,只做决策就是了,至于做什么事,讨伐谁,怎么处理政事,还不是要看朝臣的建议和上疏。
    这么一想,他的心中也澎湃起来,想到日后大唐的强盛无敌,自己将一一见证,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此刻的唐高宗,看着眼前怒气冲冲地皇后,以及跪在地上上官仪,却远没有天卷中说的那样意气风发,英明神武,反而有些焦头烂额。
    “听说陛下要废了臣妾?可有此事?”
    武媚娘看着高宗,一双媚眼却充满冷意。
    “朕……朕……”看着自己的皇后,李治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竟还有些心虚的感觉。
    见皇帝不说话,武媚娘又看向跪在旁边的上官仪:“上官大人,你说,陛下是不是想要废后?而且你连废后的诏书都已经帮陛下写好了?”
    “臣……”上官仪也是冷汗直冒,“臣……臣是受了陛下的传诏才……才……”
    “上官大人的意思是,是陛下让你拟诏书的?”武媚娘似笑非笑地走向他,“是陛下让你下诏废后的?”
    “臣……臣的确是……”
    边说着,上官仪边看向李治,希望陛下能说句话,但是李治双目紧闭,以手支着头颅,一副痛苦的样子,像是头风犯了。
    看到此番情形,上官仪心中“咯噔”一下,知道糟了。
    果然,看到李治这番似乎要晕过去地样子,武媚娘冷笑一声,再次看向上官仪:“上官仪,陛下好像不是这个意思呢。这么说,就是你自己的意思了。”
    “臣……臣不敢!”上官仪脸色苍白,立即跪伏在地,“是陛下,是陛下……”
    “陛下怎么了?你倒是说呀,陛下也在场,他可没说要废了我这个皇后。所以,就是你在蛊惑陛下想让他废后了?”
    说到这里,武则天脸色一肃:“上官仪,你大胆!你竟敢蛊惑陛下废后,你究竟有几个胆子!说,是谁让你这么做的!你是受了何人的指使,想乱我大唐乾纲!”
    “臣,臣没有呀!”此时此刻,上官仪只觉得自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媚娘,朕头疼,你……你就让上官大人先下去吧!朕想好好歇歇!”这个时候李治终于开口了,显然在为上官仪解围。
    “不行!”武媚娘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凉,“如果今日上官大人就这么走出这里,我就只能死在这里了,这件事今日必须有个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10-04 14:55:08~2023-10-05 16:00: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2027111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3章 凄惨戚2
    【@身后无踪薛禅汗:为何不见我大元天子的盘点。】
    【回复@身后无踪薛禅汗:不用着急,这次就有了】
    这是上次盘点结束后的第八个问题,终于出现了元朝的皇帝,还疑似是元朝入主中原后的开国皇帝忽必烈。
    其实就算没有他问这个问题,雷小萌这次也少不了盘点这个朝代。对这个朝代的感情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历史上既然承认了这个朝代的存在,就不能不提一笔。
    之后是第九条留言的回答:
    【v@超智商中二病严重患者:自行车已造好,颇佳。可否造蒸汽机?】
    这位老弟竟然把自行车造出来了?如果历史上也是这样,华夏的工业化岂不是要提前几百年?而且这位老弟还要在大明造蒸汽机?那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是要呈几何倍增般提速?
    如果这一切不是角色扮演,是真的就好了!
    雷小萌只觉得又开心、又遗憾。
    但是,既然已经开始了角色扮演,她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演下去。当即回道:
    【回复1@超智商中二病严重患者恭喜!陛下大大缩短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蒸汽机您现在可以试着造起来了,相信现在很多之前弄不明白的问题您已经可以迎刃而解了。】
    【回复2接上 还有大蒜素和青霉素,希望up主日后还能听到您的好消息。】
    最后一条是崇祯皇帝的留言:
    【@群臣误我一棵松:朕必杀吴三桂此贼!】
    雷小萌看了暗暗摇头,看来此君还在将一切归咎于大臣们呀
    【回复1@群臣误我一棵松是的,您可以杀掉吴三桂,也可以杀掉尚可喜、耿精忠,这些都是满清朝关后封赏后来又削掉的三藩王爷。但是您觉得只杀掉他们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回复2接上 没了吴三桂可能有吴四桂、吴五桂,杀了尚可喜、耿精忠,还有张可喜、刘精忠。】
    【回复3接上 大明朝的积弊并非你这一朝一代就形成了,是经过了明朝末代三四个皇帝的“共同努力”才终于在此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