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作品:《[历史同人] 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 怪只怪他生了一个这样的儿子!
正统年间
张太皇太后面色大变,“那王振日后竟如此祸乱朝政?!”
她也顾不得继续听天幕,直接起来去找朱祁镇,那王振今日必须死!
此时的王振虽然身份水涨船高,但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听到自己日后会被那些臣子叫翁父,他轻蔑笑了笑,有皇上在,谁动得了他?
他一点也不慌,换了身衣服连滚带爬地去找朱祁镇。
朱祁镇听完天幕的话恼羞成怒,天幕的话什么意思?不就是在说他识人不清吗?他可是皇上!再加上王振的哭诉求情,朱祁镇很快就心软,“先生莫怕,有朕在,谁也不能动你。”
刚到门口的张太皇太后听见这句话瞬间两眼一黑,天幕说的对,她这个孙子就是被王振给蛊惑了!
康熙想到自己的儿子们也从小有太监跟着服侍左右,他沉声问,“天幕说的话可懂了?!”
众位阿哥纷纷点头一个个回答,说的都是不会放权给太监,不管是真是假,康熙反正满意的不得了。
【王振的这些行为,朱祁镇真的不知道吗?怎么可能,再怎么说他也是一国之君,估计只是不在意,毕竟死的又不是他。】
【朱祁镇即位之后也不止有王振这一个隐患;朱元璋所创建的卫所军在正统年间濒临崩溃,粮饷不足、难以养家糊口,也就造成了军人逃亡的现象,再加上朝廷腐败,此时明朝的军队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4]。】
【除此之外,还有流民现象,比起洪武年间,户口减少36万;田地减少将近一半[5]。社会逐渐变得动荡不堪,也频繁爆发起义,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祁镇还想着打仗,被王振怂恿用兵麓川,‘发兵十五万,转饷半天下’,这一战就让明朝国力大损[6]。】
【趁你病,要你命,瓦刺部趁明朝用兵麓川,开始逐渐侵蚀明朝的势力以及领土,甚至在之后找借口开始入侵明朝。这一战也被称为土木之变,也是朱祁镇‘瓦刺留学生’的称号由来。】
嬴政已经差不多能猜到结果,怕不是这个朱祁镇也被俘虏了,瓦刺留学生,呵,听着还怪好听的。
扶苏张开口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盛世、乱世竟然只在一瞬之间,唐朝不就是这样吗?
一切的一切都是当权者的原因,扶苏顿斯压力倍增,他甚至有些迷茫不安,自己日后能不能做一个好皇帝?
刘彻嗤笑,“一国之君什么都不知道,简直是在放屁!”
他可不相信朱祁镇什么都不知道。
李世民叹气,当权者不作为,社会就开始动荡不安,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怎么就有那么多人不懂啊。
贞观群臣心疼那些百姓,那些百姓是最无辜的。
赵匡胤闭上眼睛,感觉到明朝似乎又要走宋朝的老路,一时心情相当复杂。
洪武年间
朱元璋震惊,“卫所制度竟然崩溃了?”
怎么可能?
朱标抿唇,他看过后世的历史,谨慎开口,“父皇,卫所中现在也有这种现象....”他去查的时候自己也很震惊。
朱元璋顿时和朱标讨论如何整改这种现象,朱棣揉着屁股,这下没被打,但是他好想揍朱祁镇啊,听着他做的事就让人生气!
永乐年间
刚醒的朱棣还没缓过来就又听见噩耗,咬牙切齿地抓着朱瞻基的衣领问,“他是不是被俘虏了,是不是?!”
朱瞻基艰难回答,“......是。”
朱棣骤然松开抓着衣领的手,呼哧呼哧喘气,显然是被气的不轻。
想他被称为‘马上皇帝’,五征蒙古,后代子孙竟然落得被瓦刺部俘虏的下场,哈,这是不是对他篡位的惩罚?
宣德年间
朱瞻基没忍住打了朱祁镇一巴掌,“你做的好事!”
他现在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正统年间
朱祁镇不傻,听出了自己被俘的信息,他脸色突然变了,“怎么可能?!”
大明军队所向披靡,怎么可能连小小的瓦刺部都阻拦不住?!
张太皇太后冷笑走进来,并命人拿下王振,“有什么不可能?!”
按照祖训后宫不能干政,可是现在她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明衰亡,只能暂时违背祖训。
康熙深深吸气,又要再一次见证一个王朝的灭亡,虽然接下来是他的大清,但是他并没有很开心,反倒是很茫然。
第129章 弱国无外交
129
【让我们将时间调回到1449年七月,鞑靼、瓦剌大军分兵侵犯明朝,大同、辽东以及宣府与甘州同时被侵犯,甚至大同的右参军吴浩都被击杀[1],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王振竟然还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我真的怀疑他是想让朱祁镇死,没开玩笑。】
【朱祁镇可比不了他的曾祖父朱棣,也比不了他的父亲朱瞻基,那两人可是切切实实地打过仗,而朱祁镇呢?只命人打过麓川和平叛过,这样一个人让他御驾亲征,真的不是去送死吗?然而朱祁镇却同意了。】
【皇帝御驾亲征,那当然有留守京都的,他的弟弟朱祁钰这时上场了,朱祁镇是第六位皇帝,朱祁钰则是第七位,嘿嘿,等会这两兄弟要给大家上演一出好戏,我们接着说土木之变,朱祁镇带着五十万大军以及各位大臣出征,浩浩荡荡地去,灰灰溜溜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