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作品:《大师兄他不想干了[重生]

    除了衔接着循环的藤蔓,还有呢?
    君既明想着灵念临行前告知的话语,在灵力海中再度闭上眼,专注地以神魂、以灵契去感知——
    他终于捕获了,在灵力海最深处的那抹绿意。
    那绿意弥补了灵力循环中最大的一个缺口。
    君既明去到那儿,放任自己沉浸进去。
    “……既明哥哥?”
    耳畔响起熟悉的声音。
    与此同时,君既明发现自己确实能够操纵灵力循环的脉络动向了,九州四海的灵力如云似海,而他在云端之上,尽收眼底。
    君既明轻“嘘”了一声,有些不安的小花瞬间安静了。
    破碎的,拼合。
    不时宜的,更改。
    随着重构的顺利进行,在外衔接小缺口的藤蔓被大藤蔓渐渐收回来……
    舒徊清醒了。
    “既明哥哥,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焦急道,“这儿不好。”
    “这儿不好,你却待了四百年。”君既明说,“哪里不好?”
    “……”舒徊无言,固执道,“就是不好。”
    他也感觉到了君既明的动作。
    那些被他无意识收回来的藤蔓都说明了一件事:天地循环的缺口正在消失。
    而君既明出现在这里!
    意识到现状的那一刻,舒徊惶恐道:“哥哥,你要离开我吗?”
    君既明漂亮的完成最后一块灵力循环拼图,身体内与小花共感而来的痛意彻底褪去了。他心情愉悦,“谁说的?”
    他握住舒徊:“我是带你走的。”
    君既明笑着说道:“灵力循环重构,你不用待在无名渊了。无名渊虽好,却没有太阳,不适合你住。”
    随着灵力循环重构,无名渊里的魔族也应该搬到地面上来住——毕竟,无名渊要再度履行作为天地轮回之所的职责了,不适宜再让他们住。
    可他感觉到舒徊还在不安:“哥哥,你不要被骗了……它和我说,重构灵力循环需要成为天道的一部分。”
    舒徊说道:“我不要分开。”
    他说:“我不要分开。”
    君既明怔住。
    就在这一丝间隙间,藤蔓顺应主人的心意,向着中心点的两人涌来,攀爬上君既明的身体。
    舒徊仍旧在说:“我不要分开。”
    君既明:“……阿徊,我没说要分开。我们要一起出去的。”
    舒徊听不见。
    君既明看着他的眼睛,忽然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六百年里,自己的魂魄,不曾来看过小花吗?
    胸口处的契纹泛起金色的涟漪,光芒逐渐扩大,直到将他们两人与紧紧缠绕着君既明身躯的藤蔓一同包裹进去——
    在神识无限相贴的那一瞬,君既明窥见舒徊最执念的一部分时,他就沉入了舒徊的记忆。
    没有任何遮挡的,全然摊开在他面前的记忆。
    他看见了舒徊。
    不可置信的舒徊,不相信他死了的舒徊,愤怒失望离开太衡宫的舒徊,游荡在九州四海的舒徊……
    千千万万个舒徊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看见舒徊一次又一次,不计代价的放血,仗着自己不会死,无限使用自己的心头灵血绘制符阵寻找魂魄。
    看到一次次血液更替后,舒徊的瞳孔从黑渐渐变成暗绿色。
    看到舒徊对长生花的掌控越发纯熟。
    各大宗门,所有险地……舒徊全都去过了。
    他用两百年把九州四海每一寸土地都走过,仍然一无所获。
    君既明看见隐在天幕之后的裂痕。
    天地间凭空蹦出一道灵念,来到了舒徊的面前。
    ……他看着舒徊和灵念达成了交易。
    “太衡宫、妖族……要等哥哥自己来处置。”他听见舒徊这么说,“杀魔族好了。”
    “……正好,哥哥也在那儿。”
    君既明看见无名渊里的魔族血流淌成河,被渊水静默的吞噬,演化一片血色花田。
    看见舒徊来到宫殿,以长生花的形态展开原形,将藤蔓切割下来。
    看到被自己那一道剑气惊醒的舒徊。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可我想要万万年。
    君既明终于懂了。
    小花内心深处最为执念的一件事,并不是要自己复生。
    而是如果自己死了,他也要死。如果自己活着,他也要活着。
    生或死都要相随。
    自己不复生,他不可能答应灵念得道合天。
    灵念是被他的执念所逼,不得不耗费甚巨将自己复生。
    “哥哥……”
    “师尊……”
    “灵主……?”
    他听见现在的小花在说,“我们要千千万年,永远在一起。”
    “好。”
    君既明说。
    千千万万幻想中,他找到了最真实的那一个——
    现在时刻的小花。
    他抓住他,找到他,回抱住他。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许君万万年……并不是一个会后悔的决定。
    甚至欣然。
    第176章
    无名渊外。
    天地灵力循环重构,灵力的走向亦在微妙更改……
    修行有成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变化。
    琅天阁总部。
    归芳渡倚靠在窗栏边,幽幽望天:“起风了。”